冯伊平
发布时间: 2015-05-27   浏览次数: 297

 

爱在山水天地间

【简介】冯伊平,男,浙江宁波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810月就读于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水电站自动化专业。19827月毕业分配在新安江水电厂从事电气二次专业工作。19923--200911月在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历任天荒坪抽水蓄能电厂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200911月担任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20115月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我的故乡浙江奉化溪口,是个依山傍水的小镇,风光旖旎,门前那条清澈的小溪伴着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小时候放学后不是在河里捉鱼捞虾,就是在山上摘果捡柴,自幼就生长在山水之中。1978年高中毕业,正好赶上恢复高考全国统一招生,当时听父亲说当地水文站的一位工程师是华东水利学院毕业的,就在填写志愿时也把华水给填上了,没想到被河川系水电站自动化专业录取了。从此,我的生活和事业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清凉山麓

上大学前我几乎没有出过远门,当时我才十五周岁,父亲放心不下,于是亲自送我到了学校,而那时几乎没有家长送子女上大学的。从一个小镇来到大城市南京,对一个尚未脱去少年稚嫩的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位于清凉山麓的校区漂亮极了,古朴的水利馆、工程馆极具特色。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自己感到十分光荣和自豪。

母校留给我最深印象是:低调务实。记得有一次上大课,我坐在最后一排边上,旁边来了一位有些面熟的老人,也在默默地听课。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就是严恺院长。母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那么地认真负责,至今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教英语的李老师始终挂着笑脸,从音标开始教我们;教电工的尹老师板书清晰,令人难忘;教电子的杨老师思维敏捷,一不留神就跟不上趟;还有教体育的朱老师教会了我们正确的跑步姿势和蛙泳的动作要领……,在学校最开心的一件事是高等数学考了满分。

母校还非常注重实践学习,记得三年级我们去江都抽水站实习,四年级去了丹江口水电站,为我从事水电行业打下了很好地专业基础。实习期间不但顺道游览了壮美的山水景色,也促进了同学们的友谊,至今难忘。三十多年过去了,尽管在学校学到的很多知识已经淡忘了,但是河海人“上善若水”的精神,已经深深植入了我们的灵魂深处,老师们“笃学敦行”的教学理念一直影响着我的职业生涯。

四年大学生活尽管短暂,但这是我改变人生的最重要的时段,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从老师们的身上学到了如何做人和如何学习的本领。四年的大学生活,同学们之间种下了友情的种子,到现在都成了终身的朋友。我们班的同学岁数相差很大,最大的老成大哥年龄比我大一倍,还有很多同学有过下乡和工厂工作的经历,他们每人几乎都有一段坎坷的经历,令人感慨。能经历苦难考上大学,势必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受益匪浅。毕业之时,我已经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拥有一门专业知识,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有志青年了。

千岛湖畔

19827月,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位于浙江建德的新安江水电站,主要从事继电保护专业技术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年。新安江水电站是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是中国水利电力事业上的一座丰碑、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杰作,建坝后形成的新安江水库就是著名的千岛湖。能在这样一座令人自豪的电站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是我的幸运。电站的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品种繁多,从电子管型、电磁型、晶体管型到后来的集成电路型和微机型,简直就是一座博物馆。那时候改造任务很重,几乎每年都有设备要更新,不但要参与施工设计,还要担任施工负责人承担设备安装和调试等现场工作,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得到了发挥,繁重的工作任务大大也提高了我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新安江工作期间,班组的老师傅们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严谨的做事风格,精湛的工艺水平,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诚实的做人品质,促使我不断学习和成长。河海的学生也经常来电站实习,厂里也常常安排我去讲解。还有一些年轻教师也被派来电站实习,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印象最深的是丁晓群老师,在电站实习了好几个月,我们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江南天池

1992年的春天,我怀着梦想来到寂静的竹乡浙江安吉,参与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见证了一座世界级的抽水蓄能电站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位于海拔千米的电站上水库,被誉为江南天池。它凝聚着广大建设者的辛勤汗水和心血,它让每一位建设者都为有幸参加它的建设而无比自豪。

通过参与天荒坪工程的建设,使我接触到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水电技术,打开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抽水蓄能电站在我国的应用时间并不长,缺乏运行经验,由于运行条件的特殊性出现了不少常规电厂没有碰到过的问题,自动化元件可靠性问题、GIS的快速过电压(VFTO)问题、主变压器的套管介损异常问题、机组的抬机问题等。针对发生的这些问题,积极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积累了经验。

河海的老师们也非常关心天荒坪工程建设,记得有一次杨锦堂老师带队来工地了解人才需求情况,同时也给我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我把水自78级的同学通讯录建立起来,以便学校邀请我们参加母校八十周年校庆。我没有辜负杨老师的期望,很多失去联系十多年的同学又集结在一起了。也在母校八十周年校庆那年,一批来自河海的小师弟们,肩负着母校的期望,带着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来到了天荒坪电站,给电站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天荒坪工作十七年期间,事业上不断取得进步,分别担任了天荒坪电站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新源大地

2009年秋天我来到了首都北京,担任国网新源公司的总工程师,一年多后又被任命为副总经理,分管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新源公司是一家以建设和运营抽水蓄能电站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水电公司,其所管理电站地域分布之广,数量之多,管理之深是国际上少见的。目前投入运行的电站有25家,容量超过2000多万;在建7家,容量超过1000多万;还有一大批待建的项目。刚去的时候公司组建时间不长,尚未形成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我来说真是大有用武之地。带领专业团队发挥多年从事水电生产管理的经验,建立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大集中一体化生产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针对水电运行的特点建立抽水蓄能电站风险管控体系,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创新实施生产岗位全员安全资格认证,有效提升生产人员的安全素质;结合新建水电站自动化程度高、人员要求精干的实际,改革传统的电站生产管理模式,积极推广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五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新源特色的水电安全生产管理思路和模式,确保了新源公司安全生产的稳定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祝福母校

回顾一路走来的职业生涯,从清凉山麓到千岛湖畔,从江南天池到新源大地,爱在山水天地间!饮水不忘掘井人,我能取得目前的成绩得益于在母校打下的基础。在河海大学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我衷心地感谢母校,也深深地祝福母校在下一个百年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为中国的水电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打造一所专业特色明显国际影响巨大的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