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湘华
发布时间: 2015-05-27   浏览次数: 1510

 

缘起河海 情系水电 筑梦沧江

【简介】袁湘华,男,19629月出生。19799月至19837月在河海大学水电学院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学习,1994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投身水电事业,先后担任云南省鲁布革发电厂副厂长,云南省电力工业局生产技术处副处长,云南省昆明发电厂副厂长、厂长,云南省电力局(电力集团公司)局长(总经理)助理,小湾电站工程建设前期筹备处副主任、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现任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缘起河海

 

1979年,袁湘华第一次离开云南,走进了注定将影响他一生的水电行业最高学府--华东水利学院。荀子《劝学》有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的信仰、品质、技能无不是自小至大所受教诲的结果,母校对袁湘华成长的影响是长久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艰苦朴素,勇于探索”的校训培养了他严谨务实作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教会了他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重德重能的优秀品质。正是母校四年教育恩泽,为他日后投身水电、发光发热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科毕业后他怀着“一人辛苦换来万家灯火”的理想,投身水电事业,来到国内著名的鲁布革电站。由于电站地处深山,交通极度不变,从昆明到电站现场整整赶了两天的路程,那时候,袁湘华第一次体会到了水电事业的艰辛。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一干就是十年,几乎很少休假,一心扑在了对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钻研学习上。有了在鲁布革打下的基础,随后又在云南省电业局生产技术处、昆明电厂等岗位工作,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锻炼。1999年,年仅37岁的他,被任命为云南省电力局(云南省电力集团公司) 局长(总经理)助理兼小湾电站前期筹备处副主任,自此,与澜沧江水电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挑战世界水电难题,促进水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999年6月,在国家有关部委、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小湾水电站开始筹备。装机420万千瓦的小湾水电站坝高294.5 米,是当时世界上建设的首座300米级混凝土双曲拱坝,工程设计面临的许多技术难题超出设计规范,在水电工程建设史上无现成经验可循。其泄洪功率、地下洞室群规模、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和制造难度、边坡开挖及锚固工程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难度极大。

面对世界水电建设难题,时任云南省电力局局长助理兼小湾电站工程建设前期筹备处副主任的袁湘华没有退缩,他与参建各方一起围绕关键技术组织科技攻关,协调组织并主动参与、介入设计全过程,聘请国内水电知名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研究解决工程关键技术难题,为电站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工程建设有关重大技术问题得到落实。最终设计和提出了300米级高拱坝体型及防裂、抗震措施,找到了高强混凝土及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新办法;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坝肩稳定及抗力体加固、700m复杂高边坡稳定、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等问题;顺利完成超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成功研制并安装高水头大容量水轮发电机组及金属机构。电站实现了大江提前一年截流、大坝提前一年蓄水、全部机组提前两年投产发电的目标。它的成功建设,使我国高拱坝建设走在了世界水电建设的前列。

近年来公司共获得行业及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0余项,其中“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时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高坝动静力超载破损机理与安全评价方法”、“超高心墙堆石坝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公司步入又好又快发展快车道

澜沧江公司成立之初,仅负责小湾电站的开发建设。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公司抢抓机遇,以漫湾电厂并入为契机,形成了澜沧江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的态势,成功实现由项目公司向流域公司的转变。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袁湘华同志以“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不进必退、慢进亦退”的危机感,“敢于担当、守土有责”的责任感和“攻坚克难、抢抓机遇”的使命感,调动一切积极有利因素,顺利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云南分公司)运营容量2060.63万千瓦,资产总额超过1600亿元,均居云南省第一;在建、筹建容量超过1300万千瓦,公司发展成为“水火风光互补、国内外产业协同”,多层次、多领域立体发展模式,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同时他始终秉承“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 、促进一方和谐”水电开发理念,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精心统筹水电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生态环保优先,打造绿色水电,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统筹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带动流域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统筹水电开发与移民群众的协调发展,创新思维、多措并举,移民安置和发展实现新突破;统筹水电开发与创新型企业的协调发展,建设创新型企业,形成了以技术、管理创新为主的新优势。

30余载水电开发运营管理的风雨历程使他深深感到,水电开发是这样富有挑战性和艰巨性,看着一个个水电站从天然河谷经过建设生长成具有生命力的现代文明新生儿,自己作为参与者感到了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寄语母校

百年砥?砺奋进?,?风?雨?兼?程?;?百年?春?华?秋?实?,?桃?李?天?下?。

四载求知路,一生河海情,有幸成为河海万千桃李之中一员,缘起于此,至爱于此,祝福母校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再谱光辉灿烂新篇章。

(能源与电气学院)